|
多重理論視角下的“原生態”文化研究时间:2023-05-19 “原生態”這一文化名詞,最早可以追溯到21世紀初期,是從中國藝術界發起的“原生態”歌唱賽事中產生的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概念。在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我國建設多元一體中華文化的多重語境下,“原生態”一詞從主要指代少數民族的歌舞藝術,引申為代表地域性的、民族性的、非精英性的文化的概念。
“原生態”這一新生的文化名詞,產生于中國國家級歌唱比賽中設置的“原生態唱法”。隨著國家主流媒體的傳播,“原生態”藝術逐步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從學術理念來看,“原生態”觀念的產生與全球化背景下倡導保護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實踐有密切關聯。與此同時,作為少數民族歌舞藝術的指代,“原生態”的提法又與我國建立多民族國家認同的現實需求不謀而合。伴隨著“原生態”現象的演變,加上一些學者、媒體不斷參與到“原生態”概念的制造、建構和爭論之中,學界對“原生態”概念的闡釋也顯現出日趨復雜和多元的發展趨勢。 “原生態”提法的由來 文化領域的“原生態”(Original Ecological culture)一詞主要指的是與周圍環境之間原有的(原始的)、較少變異的相互關系,也可以指原有(原始)未經改變的,受“污染”較少的文化形式。從廣義上講,“原生態”文化指的是“一個特指的歷史和文化存續體,一個特殊的地方知識和民間智慧,一個特定族群的認知和認同依據,一個特別的文化表述類型和范式,一個特色的藝術系統和技術魅力”。以“原生態”藝術為代表的“原生態”文化,具有原始、原本、原思、原型、原真、原生、原住、原創等文化特性。從狹義上理解,“原生態”主要指的是藝術(音樂、舞蹈、美術、戲劇、電影、戲曲等)與周圍環境之間原有(或原始)的、較少變異的相互關系。在此基礎上,“原生態”藝術通常被歸類為原有(或原始)的、未經(或極少)變異的、未經(或較少)“污染”的藝術品種。 在我國,“原生態”一詞具有相對特殊的指代意義。一般而言,“原生態”主要指的是我國人民在長期生活實踐中創造的,并且廣泛流傳于民族、民間的歌唱藝術表現形式;特別是民族地區以音樂、舞蹈為主要代表的藝術形式!霸鷳B”從藝術形態到表演環境都呈現出民間自然面貌,由于其是在日常生活和勞動生產過程中自然形成的,且主要在特定區域進行表演,通過民間口耳相傳的方式流傳,因此較少受到外來藝術的影響,風格純正,沒有任何加工和提煉的痕跡。 “原生態”的提法源自2006年國家級電視聲樂權威賽事“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首次設置的“原生態唱法”組。根據賽組會的解釋,“原生態唱法”是基于我國各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保持“原汁原味”,渾然天成、自然直觀地表現各民族的風格、特點和生活方式的唱法。以往的音樂體系習慣于用“美聲唱法”等固定標準來衡量某一唱法的“科學性”,但是我國的“原生態唱法”有一套獨特的發聲技巧、發聲理論!霸鷳B唱法”的出現打破了1986年第二屆“CCTV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設立的“美聲”“民族”“通俗”三種唱法的固定結構,開始作為一種新的歌唱形式躋身于國家最高級別的音樂舞臺。2006—2013年,青歌賽“原生態唱法”組展示了貴州苗族“飛歌”、侗族“大歌”,四川羌族二重唱,新疆維吾爾“木卡姆”,內蒙古“長調”和“呼麥”,湖北土家族“纖夫號子”,云南彝族“海菜腔”等幾十種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民歌唱法。通過國家主流媒體的傳播,在“原生態唱法”作為一種新藝術現象引起廣泛關注的同時,“原生態”一詞也開始在社會中得到廣泛運用。 非物質文化遺產語境下的“原生態”文化 “原生態”是在中國語境下產生的一個具有特殊含義的名詞,但是“原生態”保護運動的出現卻并非孤立的文化現象!霸鷳B”的出現與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運動密不可分且目標一致,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民族性、地域性的背景息息相關。 非物質文化遺產一詞最早來源于198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第25屆會議上通過的《保護民間創作建議案》,以及1998年頒布的《宣布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條例》。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的由來,學界有著不同說法,其中一種認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03年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在很大程度上借鑒了日本的《文化財保護法》。日本的《文化財保護法》創建了傳承人制度,該制度注重在包括藝術領域、手工藝領域、表演領域等多領域中,選取最優秀的代表,并且明確了這些無形文化財產的深刻內涵。其中,人們最為熟知的說法是關于“人間珍寶”的各項標準:手工藝者要保證所展出的是其日常生活中的部分產品或者進行的表演,并且要保證是使用天然的材料手工制作而成的。這些“人間珍寶”主要包括繪畫、陶藝、紡織、金屬制作、藝術表演等方面的技能。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是指非文字的、口傳心授的文化,從這一方面來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論與實踐受到了現代民俗學、人類學基本理論的影響!霸鷳B”這一詞匯原本是指那些具有原始性、固定性以及異族性的文化藝術形式、形態。這個詞的概念與傳統人類學中所提到的“原始文化”“原始藝術”非常相似,這樣的分類在很大程度上表現了殖民擴張時期的政治元素。也就是說,“原始”與“文明”是相對立的,即“原始—野蠻/現代—文明”的二元分類性同構。在傳統人類學研究中,人們通常會將“異文化”代表的落后的、無文字的、封閉的、原始的、野蠻的社會形態,與“文明”代表的以歐洲中心為主導的、具有參照性的、分類化的社會形態作對比。 另外,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實踐過程中,對“真實性”的訴求成為主流話語。一方面,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傳統文化具有較強的地方性,并且每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有一個真實的本原。具有“真實性”“本原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有強盛期,也有衰退期,甚至消亡期,這些“原生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人們的保護。另一方面,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真實性”,重點在于強調文化的多樣性,倡導文化平等,增強對地方文化的價值認同,這與民俗學重點關注地方性的民俗文化,人類學重點關注他者文化中所倡導的多元化的文化理念是相同的。 多元一體國家語境下的“原生態”文化 在正式使用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概念之前,我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提法是“民族民間文化”,其主要含義是各族人民世代相傳的、與人民群眾生活緊密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及文化空間的總和,如民俗活動、表演藝術、民間文學、傳統知識與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手工制品、實物、器具,還有廟會、傳統節日慶典活動等。根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含義界定,可知其通過民族特殊的生產生活方式,充分展現了民族個性與民族審美習慣;同時主要依靠人為載體,表現為聲音、形象、技藝等多種手段,并通過口耳相傳得以延續與傳承。然而,這也正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傳承最為薄弱的部分。傳統文化中除了以物質形式存在的實物如建筑與文物等外,大部分傳統文化都可以劃分到非物質文化遺產范疇內,建筑與文物所蘊含與傳遞的文化信息同樣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范疇。 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含義相類似,以少數民族歌舞藝術等為主要內容的“原生態”文化并非精英知識分子創造、加工過的高度文明和精致的精英文化,而是相對質樸、原始的,反映普通民眾各種生活狀態的“草根文化”。另外,由于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以國家為單位,所以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只代表某個地區或某個民族的文化特征,還代表了整個國家的文化形象,是國家文化的重要象征符號與身份標識。 在一個多民族國家,民眾對自身民族文化的保護意識越強烈,就越能激發自身的民族文化自覺。文化極具多元性和包容性,其中自然蘊含多元化的民族文化元素,這與多元民族文化的保護傳承以及民族國家的自信心與自豪感等都有著非常重要的關系。文化符號融多種文化元素而成,極具符號性和復合性,同時攜帶著中國人民的文化基因,因此,要重視保護民族文化傳統,以提高人民群眾對國家的認同感。受經濟、地理、歷史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大部分民族文化還是以地方性知識的形式存在的!霸鷳B”的文化研究使得文化主體得以重新認識本民族文化,增強了對民族文化的理解與感悟,逐漸樹立起文化自信心。 新時期,“原生態”藝術之所以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不僅是因為受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趨勢的積極影響與有力推動,也與人們更高層次的精神文化追求和不斷增強的文化自信密不可分。新時期,對“原生態”藝術的呼吁、表達及展示可見、可聞于諸多領域、諸多形式,均體現出人民大眾對“原生態”藝術的喜愛與推崇,這對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有著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 “原生態”文化反思 “原生態唱法”主要展示的是民族地區的歌唱表演形式,2006年青歌賽上設置的“原生態唱法”組引發了文藝界對“原生態唱法”合法性的爭議。 伴隨著社會上愈演愈烈、越來越熱的“原生態”現象,一些社會學、人類學學者介入了關于“原生態”的研究及爭論,“原生態”從藝術領域的一個概念引申為一個學術研究課題和公共議題。在貴州凱里學院于2010年舉辦的“第九屆人類學高級論壇暨首屆原生態民族文化高峰論壇”會議上,多名學者對“原生態”及“原生態”現象展開了激烈討論,其中,關于“原生態”的概念、分類與反思更成為爭論的焦點。 從“原生態”產生的背景來看,“原生態”文化在我國是一種文化符號,通過分析其含義可知其也屬于傳統文化。在世界文化范圍內,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極具特色、極具底蘊的文化形態,也可以叫作“文化表達”。新時期,伴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知不斷強化,各類地方性知識也逐漸被重視起來。那么何為地方性知識?可以將其理解為一種極具地域特色的“草根文化”,也可以將其稱為“小傳統”。正如翁乃群所言,“原生態”下的音樂、舞蹈及其他文化藝術形式,本質上來講都可以被稱為民俗或民間藝術文化活動。在新時期文化產業發展背景下,這些活動也就被貼上了“原生態”的標簽。 一方面,一些學者積極地看待當下“原生態”文化興起所帶來和創造的社會價值!霸鷳B”文化也在融合中發展,這一地方特色文化與現代社會文明不斷融合與衍變,而那些極具傳統意味的“原生態”民族文化,則能夠在傳承中不斷被開拓與成長。這也正是新時期“原生態”民族文化的魅力及價值所在。另一方面,學者對當下社會“原生態”一詞中暗含的“原始”“落后”,以及“原生態”的濫用提出質疑和警示。其中,部分學者表示對“原生態”靜態、封閉的觀點不敢茍同,這也是“原生態”文化在新時期發展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試想,如果現實總朝著“原生態”的反方向發展,將不可避免地對人們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造成影響,甚至使其發生偏離。 另外,由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是一項極具系統性和復雜性的龐大工程,其中蘊藏著巨大的社會與經濟效益。當前,很多地方便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推動社會經濟與文化發展的重要資源之一。那些極具民族韻味的“原生態”藝術能夠服務于地方文化形象與當地人精神品質的塑造,逐步成為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形象代表。如此,“原生態”文化便脫離了傳統單一的存在形式,成為被展示、被欣賞、被消費的對象。如此,“原生態”等傳統文化就被賦予了不可估量的經濟價值。不過,在現代社會中,“原生態”文化又不可避免地會被過度“開發”“利用”,特別是伴隨著大眾媒體的介入,而逐漸娛樂化和世俗化。 不論是舞臺上對“原生態唱法”的設置,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運動中對地方性文化的保護,其最終目的都在于為具有地域性、民間性、民族性的文化提供更多發展空間。當然,任何“傳統”都不可能一成不變,而是要在與時俱進中創新發展,但是如何創新發展是重點,也是難點。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語境下,即便是利用科學先進的技術,也很難全面地保存非物質文化遺產,只是在某一特定時空背景下對其的局限性描述,并不能完全精準地反映和呈現那些具有地方性的、活態的、在不斷變化中發展著的文化。同樣,從日常生活語境中剝離出來的“原生態”舞臺展演,也就不可避免地失去了“原汁原味”。 值得反思和特別警惕的是,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或“原生態”保護的名義下,“原生態”文化以及“原生態”文化的擁有者如果一味迎合他者對“原生態”的認識和想象,就很有可能導致“原生態”文化遭受破壞。因此,在提倡保護“原生態”文化的同時,如何維護“原生態”文化持有者選擇文化發展的權利成為更為重要的議題。
參考文獻 [1]桑德諾瓦.再論“原生態”音樂[J].音樂探索,2011(03):25-29. [2]喬建中.“原生態民歌”瑣議[J].人民音樂,2006(01):26-27. [3]彭兆榮.論“原生態”的原生形貌[J].貴州社會科學,2010(03):19-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