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頁 >> 期刊中心 >>影視表演 >>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視域下京劇的創新發展
详细内容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視域下京劇的創新發展

时间:2023-05-19     作者:張福樂【原创】

新時代,京劇創新發展應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理論為指導,從供給端著手進行結構性改革,優化京劇要素和資源配置,培養優秀人才,樹立供給和服務的意識,加強劇目生產和劇本創作,創新供給手段,營造良好的供給環境,不斷提高京劇藝術供給質量,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京劇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獨特的藝術魅力,是我國的國粹之一,其在世界文化寶庫中享有極高的聲譽。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生活的變遷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新的藝術形式不斷出現,京劇日漸式微,受眾規模日益萎縮,藝術市場逐漸被擠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理論為新時代京劇創新發展指明了方向,京劇行業要針對自身供給存在的問題發力改革,不斷向社會提供高質量的京劇藝術作品。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理論的科學內涵

2015年11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首次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概念,提出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實現整體躍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初衷,“就是要從生產端、供給側入手,調整供給結構,為真正啟動內需、實現高質量的經濟發展尋求新路徑”[]。此后,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重要場合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表論述,逐步形成系統完整的原創理論,并引發了經濟社會各領域思想觀念的深刻變革和發展理念的系統創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理論,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我國改革開放事業進行探索的新結晶,是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在新時代的創新性發展。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理論內涵豐富,可以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公式進行解析。其中,“供給側”是指經濟活動包含需求和供給兩個基本方面,二者相互關聯,對立統一,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給,新的供給也可以創造新的需求;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中存在周期性、總量性等問題,根源是重大結構性失衡,而且這種結構性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敖Y構性”是指通過對供給結構進行調整,捋順結構關系,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案母铩笔侵腹┙o側結構性改革本質上是一場政府主導的體制機制變革,是一場系統性、長期性的結構調整,要樹立改革的思維和理念,運用改革的辦法和措施,增強改革的決心和信心,健全、完善、優化、創新制度體系,為改革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激發市場供給主體的內生動力,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理論的要義主要體現為以下幾點。一是變革供給理念,切實樹立市場觀念,重視消費和需求對供給的作用,從“需求側的拉動”轉變為“供給側的推動”。二是優化供給結構,合理配置資源和要素,逐步提高高質量供給的效能,減少低端或無效的供給,通過供給引導和催生新的需求,提升全要素的效能。三是完善供給制度,通過建立健全制度為供給側改革提供有力支撐,通過政策創新來破解供給側改革中出現的矛盾和困局,用制度來營造和保障改革的環境,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四是創新供給手段,順應新技術變革,創造和支持新產業、新渠道、新形式、新業態的發展,加快將最新的科技成果轉化為供給生產的能力。五是關注需求變化,及時研判市場需求變化,以需求側變化為導向,不斷創新、培育新的增長點,在提升供給質量的過程中推動供給側和需求側在動態平衡中協調發展。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視域下京劇發展面臨的問題

京劇供給管理模式不合理,供需錯配現象嚴重

一直以來,政府“辦文化”是京劇供給的主要方式,政府既是京劇供給的組織者,也是京劇供給社會效能的評估者,而這種政府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的供給管理模式,導致各級政府文化部門對公眾的文化需求缺乏廣泛收集和了解;加之其不注重社會宣傳,導致公眾對各項京劇供給活動不了解,參與度不高,獲得感不強,造成供需脫節。同時,各京劇供給主體習慣性將中老年人及青年“票友”定位為目標受眾,缺乏對潛在受眾的挖掘,導致受眾面不廣,京劇整體需求不足。

京劇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供給總體不足

目前,各類公益性文化場館建設進入快車道,但京劇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仍然不夠,在數量和功能方面與群眾需求仍有較大差距。此外,由于我國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差距較大,加之城鄉二元結構依舊存在,京劇文化基礎設施均等化程度較低,中心城市的京劇文化基礎設施尚且不能滿足群眾需求,中小城市和農村地區的京劇供給能力更加匱乏。

京劇傳播途徑創新效果不明顯,供給形式單一

在互聯網時代,新媒體平臺不斷涌現,大眾對新興文化的創作熱情高漲。在這一大背景下,京劇供給要因時而進,探索恰當的文化傳播途徑。京劇藝術自身“程式化”等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京劇的創作[],導致其在藝術表現形式創新方面受限。目前對于一些結合時事創新的唱段,部分演員不接受其為正統京劇藝術。在創新運用新媒體平臺推廣文創產品的過程中,因未能深挖京劇藝術的文化內核,在粉絲文化、網紅宣傳等快餐式文化消費模式下,京劇藝術本體表現失真,受到“票友”等原受眾的詬病,新受眾又難以入門,導致推廣效果不明顯。

京劇人才缺乏,供給基礎不牢

目前,京劇供給面臨的困境的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傳統唱段受眾范圍小,優質新唱段創作乏力,新編劇目劇情差、唱詞文化內涵不足,這些問題產生的根源在于創作隊伍整體水平不高,優質創作人才匱乏。同時,京劇管理人員不足,除個別大劇場外,京劇推廣、運營等工作大多由專職演員兼職完成,演員缺乏市場運營等管理學、營銷學知識,對新媒體技術也不夠精通,難以形成有效的市場模式,制約了京劇供給。

京劇院團運營管理模式僵化,供給主體乏力

長期以來,地方京劇院團隸屬于地方政府文化部門,體制機制改革相對滯后,運營管理模式落后,對社會需求的反應不敏感,甚至與社會需求脫節,導致京劇供給乏力。京劇小劇團面臨人員少、資金短缺、內部分工不細等問題,許多小劇團處于靠商演、“走穴”等勉強維持生存的尷尬境地。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視域下京劇創新發展的路徑  

樹立不斷改革創新的理念,增強京劇供給的內生動力

京劇從誕生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縱觀其發展歷史,是在不斷的改革創新中發展前進。新時代,京劇仍然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不斷創新,確保京劇藝術適應當下社會生活,如此才能供給高質量的京劇作品,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京劇的創新發展一方面要繼承京劇的經典唱段和傳統本色,另一方面要根據時代的要求融入新的內容和元素,創新藝術表現形式,這種“繼承和創新”也是業內人士和關心京劇事業的人們形成的共識。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先生提出的“移步不換形論”,就是他對自己和大多數京劇藝術家改革實踐的經驗總結[]!耙撇健本褪歉母、突破、發展,主要指京劇藝術的表層形態和表現形式不斷創新,與時俱進;“不換形”就是穩固、堅守,主要是指京劇的核心要素和本質形態不能變。不“移步”就會僵化、凝滯,京劇會失去藝術活力;但換了“形”,京劇就失去了靈魂和支柱,失去了其存在的獨特意義和價值,就不能再稱為京劇了。長期以來,京劇改革不乏新的理論和實踐,也不乏新創作的劇目,但有些改革注重了“移步”而忽略了“不換形”,有的甚至刻意換“形”,結果造成了“四不象”!耙撇讲粨Q形論”是京劇創新發展最重要的原則,是當下應該堅持和發展的。

加強劇目生產和劇本創作,優化京劇供給內容

提高京劇供給質量需要多方面的綜合發力,但其中的關鍵環節是創作編排出反映時代要求,思想性、政治性、文學性和藝術性高度統一,傳統藝術形式與現代美學元素有機融合的精品劇目。加強劇目編排生產,劇本創作是首要環節。劇本乃一劇之本,有了優秀的劇本,劇目編排便有了堅實的基礎。優秀劇本和劇目的藝術魅力經久不衰,并能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反之,沒有好的劇本,任何大投入、大制作都會成為舍本逐末、不堪品評的花架子。加強劇目生產和劇本創作能力,根本在于把握時代主題,用京劇這一藝術形式深刻反映社會變遷和人民生活,講好京劇文化故事。因此,一方面要引導劇作家不斷創新創作思路和創作導向,激發其創作熱情,鼓勵他們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用京劇這一藝術形式表現新時代的特征;另一方面要盡快建立健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競爭機制和激勵機制,借鑒影視行業等業態的良好經驗,通過完善市場運作機制有效解決劇本創作和劇目編排的種種難題,保證京劇供給的源頭活水。

開拓、培育新的市場,推進京劇供給體系的多樣化

開拓、培育市場是增強京劇供給的一項戰略性工程。積極推動京劇藝術進校園,充實學校美育內容,比如,在大、中、小學校中普遍開設京劇知識和藝術課程,把京劇名段欣賞和學唱融入音樂課中,把京劇念詞和劇本賞析融入語文課中,把京劇身段基本功練習融入舞蹈課和體育課中,把京劇故事和京劇人物融入政治課和歷史課中等;還可以在大學設立京劇藝術選修課等,引導學生逐步接觸、了解并喜愛京劇,從而培育受眾,開拓市場,擴大京劇供給面。此外,傳統的舞臺演出是京劇供給的主要手段,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和新媒體平臺的蓬勃發展,京劇嘗試通過抖音等短視頻平臺擴展供給體系,但效果不佳。同時,因缺乏創造性轉化,將京劇生搬硬套進新媒體平臺,反而使其失去了獨特的藝術韻味,也難以培育出成熟穩定的受眾。因此,京劇需要借助抖音、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的大數據功能,精準匹配潛在受眾,實施網絡精準供給,引導京劇跟隨時代潮流發展。

培養德藝雙馨的優秀人才,夯實京劇供給的基礎

人才是京劇事業發展的第一資源,“只有以人的發展引領社會發展,才能超越傳統發展模式”[]。培養和造就一批熱愛京劇藝術,立志獻身于京劇事業的德藝雙馨的優秀人才是京劇創新發展的根基。京劇人才不僅要在表演技藝方面有較高的水平,還要具備良好的思想和政治覺悟、道德和人格修養、創作和研究能力等,即要成為復合型人才。在專業技藝培養中,要注重貫徹“三基一創”理念,“三基”是指京劇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三基”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演員只有掌握了“三基”,才是合格的京劇藝術表演者;“一創”指京劇創新能力,突出京劇人才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創作反映時代特征的作品的能力[]。在人才類型方面,除演員隊伍外,還要培養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導演、編劇、作曲家以及舞美、燈光、道具、服裝、裝置等門類的藝術人才,保障京劇演出整體呈現出較高的藝術水準;同時,積極培養懂管理、善經營、能開拓市場的管理人才。各方面的人才都需要持續學習新媒體傳播的相關知識和技能,注重創新藝術傳播形式和手段,提高京劇在新媒體時代的發展活力。在培養途徑方面,既要延續傳統的京劇人才培養模式,又要不斷創新,搭建優秀人才進入京劇行業的“立交橋”。

重視受眾市場調查,完善意見反饋機制,保障京劇供給的效果

京劇要想吸引受眾,就必須保證演出效果,讓受眾感受到京劇藝術的魅力。首先要對受眾進行系統性市場調查,研究分析調查結果,再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比如,從調查結果來看,青年喜歡互動性強,能夠整合各類大眾藝術特色,同時具有個性化和時尚化特征的藝術形式。其次,應完善調查反饋機制,及時反饋、分析調查結果,在此基礎上,統籌規劃演出供給,靈活安排演出內容,適當變換演出形式,解決京劇自身存在的產品生產難度高,觀眾接受難度大,與社會生活契合度低等多個根本性問題,使其擺脫自身在市場中的劣勢地位,促進京劇藝術的高品位與觀眾融入的低門檻的有機結合,提高受眾對京劇供給的歡迎度和獲得感。這種受眾市場調查和意見反饋機制使京劇實現了從感知受眾到吸引受眾,再到引導受眾的轉變。

加大扶持與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京劇供給環境

當前,為了更好地保護、傳承和弘揚京劇藝術,政府需要對京劇行業的發展給予扶持和宣傳。為了營造良好的京劇供給環境,政府在給予財政和政策扶持時,應兼顧對大劇團和中小型劇團的支持,鼓勵大劇團在京劇劇目編排、形式創新、供給保障、藝術傳承、人才培養等方面做表率,激勵小劇團在靈活開展京劇供給、吸納就業、嘗試創新等方面作貢獻,激發京劇院團創新發展的動力。同時,宣傳部門、文化和旅游部門、教育部門等應協同推進京劇發展,從百姓的日常娛樂生活、學校的美育課堂、文化旅游的開發等層面宣傳推廣京劇國粹,培育受眾,激發其對京劇的需求。目前,京劇創新發展的環境已大為改善,京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開始推進,不少新創編劇目的社會反響良好。

  注釋

[1]新華社.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Z/OL].(2015-11-10)[2023-04-15].http://www.gov.cn/xinwen/2015-11/10/content_5006868.htm.

[2]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3.

[3]劉寶淇.京劇適不適合表現現代生活——以“樣板戲”對京劇的改革為例[J].戲劇文學,2020(11):64-67.

[4][6]杜林.淺談京劇藝術的振興與發展[J].四川戲劇,2006(04):16-17.

[5]陳新夏.以人的發展引領社會發展[J].學術界,2012(10):243.

 


站群導航
版權所有:《文化產業》雜志社    糾錯電話:0351-4120998 郵 編: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澤區柳巷南路云路街2號  投稿郵箱:whcytg@163.com

晉ICP備2021019266號-1 | 國內統一刊號 CN 14-1347/G2 | 國際標準刊號 ISSN 1674-3520

廣告經營許可證號 1400004000083 | 郵發代號 22-415 |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12377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

www.aimei99.com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蒼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鈕 seo seo
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试看_4444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_精品天堂无码久久亚洲欧洲_国产欧美精品Va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