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體時代如何培養復合型期刊編輯人才时间:2023-08-07 全媒體時代,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編輯的工作模式發生了改變。在此背景下,讀者出版集團審時度勢,充分認識并重視復合型期刊編輯人才的培養工作,F以讀者出版集團為例,討論全媒體時代復合型期刊編輯人才的培養路徑:在公司層面,公司要不斷為編輯長遠的職業發展創造條件;在個人層面,期刊編輯也要主動作為,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以更好地適應全媒體時代的編輯工作。 隨著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介的融合程度不斷加深,媒體形式不斷豐富,嶄新的全方位、多元化融合發展的資訊制造和傳遞模式隨之產生,社會逐步走進“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的全媒體時代。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體時代和媒體融合發展舉行第十二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迅速發展,全媒體時代已經悄悄到來。全媒體的建設與發展對復合型期刊編輯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培養復合型期刊編輯人才也成為各出版社和出版公司的當務之急。 近年來,讀者出版集團著力推動實施精品出版戰略和讀者品牌戰略,推動出版融合發展,積極推進“點·線·端+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的“讀者方案”的實施,切實扛起社會責任,創新內容生產傳播方式,積極探索媒體融合發展新模式。相較于圖書,期刊具有生產周期短、時效性和互動性強、具有品牌效應和穩定受眾等特點,更能適應全媒體時代的內容生產和傳播方式。作為以“讀者”品牌命名的出版集團,讀者出版集團非常重視復合型期刊編輯人才的培養。 全媒體時代的特點與受眾規模 全媒體是采用文字、音頻、影像、動畫、圖片等多種媒體表現手段,利用廣播、電視、音像、電影、報紙、雜志、網站等不同媒介形態,通過廣電網絡、電信網絡以及互聯網絡進行傳播,最終實現用戶在電視、電腦、手機等多種終端均可完成信息的融合接收,實現任何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終端獲得任何想要的信息。全媒體是一種基于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媒介形式,克服了電視、廣播、報紙等媒體技術落后、溝通不便、信息量較小等缺點,徹底顛覆了以往一對多的媒體格局,使得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傳播者、獲取者和評論者。借助互聯網,微信、微博、QQ等App都可以成為信息的傳播媒介。當前,中國互聯網行業持續穩健發展,互聯網已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的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67億,較2021年12月增長3549萬,互聯網普及率達75.6%。 讀者出版集團的發展現狀分析 近年來,讀者出版集團充分發揮自身意識形態陣地的作用,始終將社會效益擺在首位,并且樹立發展文化產業化意識,自覺主動地策劃面向市場、面向受眾的優秀作品,講好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故事、中國人民奮斗圓夢的故事、中國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故事,以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故事,不斷推出精品力作。以主題出版為例,讀者出版集團旗下的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讀者叢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讀本》入選2017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甘肅文化出版社出版的《故事里的中國印象》叢書一套十卷,以生動的故事從十個不同角度書寫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不同時期、不同行業的中國人接續奮斗的故事和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讀者》、《讀者》(原創版)、《讀者欣賞》等期刊選題入選中宣部“青少年期刊講黨史”主題宣傳活動重點選題。 甘肅歷史文化厚重,千年傳承下來的文化遺產不勝枚舉,為文藝創作提供了不竭源泉。讀者出版集團以“敦煌學——絲綢之路學出版中心”“藏學出版中心”“簡牘學出版中心”“西夏學出版中心”等平臺為依托,不斷創新出版理念,構建精品出版體系。2019年至今,共有《西夏學文庫》等25種圖書入選國家級出版項目;《敦煌學學術史》等18種圖書入選“十四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敦煌小畫師》等20余種圖書入選國家級工程或獲獎;《藏文通用詞典》獲第五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提名獎;《寫給青少年的敦煌故事》入選中宣部2021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2023年,《斯坦因敦煌考古檔案研究》獲第八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西夏文字典》獲第八屆中華優秀出版物提名獎。 全媒體背景下的出版新業態 全媒體時代,人人都是信息的發布者、知識的傳播者,這也在無形中削弱了傳統媒體的權威性,壓縮了傳統出版企業的生存空間。傳統出版業內容更新緩慢、互動性弱、銷售模式單一,阻礙了傳統出版的進一步發展,面臨著全媒體的挑戰。 對于出版企業來說,全媒體不僅是指各類媒體在內容、渠道、功能方面的融合,也是指受眾在接收信息時使用體驗的融合。全媒體意味著對出版機構的出版形式、發行方法、組織架構、服務方式等進行重大變革,是在全新的文化生態環境下,通過運用互聯網媒介,推動建立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出版新業態。 出版的跨界融合 全媒體也有跨界的含義?缃缛诤鲜侨诤习l展的重要體現,只有創新出版思路,勇于跨界,才能突破傳統出版業的發展瓶頸。這要求出版企業大力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加快從主要依賴傳統紙質出版物向多種介質形態出版物共存、融合發展的現代出版業轉變;在信息內容發行方面以全媒體平臺為基礎,開展多領域的跨界,以完成信息內容生產和資訊服務的全面融合。 以讀者出版集團為例,為了實現出版業的跨界融合,形成全媒體下的多元產業布局,其精心打造了《讀者》新媒體矩陣,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如《讀者》“學習強國”號訂閱人數達4700萬,“每日一讀”專題閱讀量達1.56億;《讀者》微信公眾號訂閱人數突破700萬,并入選第六屆“大眾喜愛的閱讀新媒體號”;《讀者》喜馬拉雅頻道專輯訂閱人數近600萬,音頻累計播放量超10億次,位居人文歷史榜第一名;《讀者》抖音號用戶110萬,正式跨入抖音百萬粉絲大號,為開展直播帶貨等業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出版主體的連接 與傳統的出版方式不同,全媒體背景下的期刊出版通過實時協作的方式,將期刊內容借助全媒體快速、有序地實現了多平臺同步傳播,如此一來,期刊出版過程中形成的數據流便會借助全媒體即時成為一種內容資源,縮短了出版的周期。同時,全媒體的存在,也使傳統的內容變成一種資訊,從而完成了對刊物的精準營銷。全媒體背景下,期刊編輯要善于運用各種網絡平臺,把整個出版過程中的人緊密連接在一起,構成一種生態鏈。此外,期刊編輯還要打破瓶頸,充分調動各環節主體的主動性,把整個出版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如策劃、采編、印刷、發行等都鏈接到全媒體中,使各要素間形成有機聯系,從而構建一種良性的出版生態圈,促進復合型期刊編輯人才的培養。 全媒體背景下復合型期刊編輯人才的職業發展路徑 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重要節點,立足于甘肅特色文化資源策劃內容,已經成為讀者出版集團進行內容生產的重要抓手。通過持續開展主題出版工作,編輯的創意、策劃能力不斷得到加強,期刊的內容質量不斷提升。期刊出版單位應努力探索全媒體背景下復合型期刊編輯人才的培養路徑。 注重編輯培養,運用制度激勵 出版工作是黨的思想文化宣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文化繁榮興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力量。進入新時代以來,黨和國家著力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在這一歷史進程中,國有文化企業作為文化建設的主力軍、意識形態的主陣地,必須自覺服務大局,主動擔當作為。從這一角度出發,出版企業更要高度重視編輯隊伍的建設。 培養復合型期刊編輯人才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一,新入職的編輯應當充分了解出版企業的發展歷程、出版方向、特色優勢、精品力作及出版理念,出版企業應將此作為編輯入職的第一課,讓新人在此過程中不斷提升職業榮譽感和對出版企業的認同感,同時也讓新人對編輯工作的全流程以及所需的各項能力,比如選題策劃、聯系作者、編輯加工、宣傳營銷、新媒體傳播等有一個初步認識。第二,新入職的編輯在實習期間要經過系統的編輯專業技能培訓,方可從事編輯出版工作。在實際工作中,可以采用“導師制”的方式對新人進行“傳幫帶”。對擔任導師的人員要有相應的要求,要選擇副編審職稱以上、具有豐富編輯經驗、愛崗敬業且具備相關文化知識的資深編輯作為導師。為提高復合型期刊編輯培養的質量,建議一個導師最多只能同時帶兩個新人編輯。對于負責培訓新人的導師可以在工資體系中給予相應的獎勵,并將新人編輯的實際發展情況與導師的績效掛鉤,給予導師和新人編輯更多的正向激勵。第三,所有編輯必須定期參與培訓,將集體學習和自學充分結合起來。培訓內容一方面是政治理論學習,另一方面是出版專業學習。雖然培訓會占用一些工作時間,但也會極大地幫助編輯實現自身成長,進而推動整個期刊出版的發展。 編輯要堅持社會效益優先的出版導向 出版企業作為國有文化企業,是國家發展文化產業、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力量,肩負著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使命任務,必須堅持社會效益優先的出版導向。 要堅持社會效益優先,以社會價值為引領,創新產品內容和生產方式,滿足人民對高質量精神文化產品的需要,在幫助國有文化企業形成新的產品品類的同時,為企業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從而真正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近年來,《讀者》雜志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黨史學習教育、建黨百年等重大節點,以開辟專欄、出版特刊等方式謳歌偉大時代、賡續紅色血脈,發行量自2019年以來連續四年保持增長,2022年月均發行量達到了535萬冊。讀者出版集團利潤連續三年實現兩位數以上的增長。由此可見,全媒體時代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復合型期刊編輯,必須始終堅持正確的文化立場,不斷創新期刊的內容載體、方法手段、業態形式,挖掘自身潛能,推出更多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文化產品,提供更多有意義、有品位、有市場的文化服務,切實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 編輯要有全局觀:將工作置于全媒體平臺框架下考慮 全媒體背景下的期刊編輯必須要有全局觀,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復合型期刊編輯人才。很多優秀的期刊編輯都是通過不斷努力、不斷學習,才最終成為一個真正的編輯大家。在全媒體環境下,編輯工作要擺脫傳統期刊編輯囿于紙上的固定模式,在全媒體平臺框架下進行思考,加強對數字信息化技術的掌握;要充分運用品牌、編輯技能、作者以及內容資源優勢,充分運用全媒體平臺,不斷擴大品牌的傳播力和影響力,積極聯絡拓展多領域的業務,實現多元化發展。一方面,公司要為編輯工作的全媒體化提供支持,積極搭建全媒體平臺,并與優質的全媒體平臺深度合作;另一方面,編輯應提升自身的編輯工作數字化能力,通過聽講座、參加培訓班、購買相關學習資料等方式,充實自身的新媒體編輯信息知識庫。同時,編輯還應加強對行業內優秀范例的學習和借鑒,積極學習好的方式、方法,并因地制宜地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在平時的工作中,要積累豐富的知識,善于思考,勇于創新,發揮自身潛力;提升編輯技能,為成為復合型期刊編輯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積極轉換身份,提高創新與服務意識,以應對全媒體時代的挑戰 隨著全媒體的不斷發展,期刊內容的生產方式與風格被持續重塑,受眾心態與行為持續變化,多樣化的傳播途徑促進媒介布局與傳播方式發生了改變。面對這樣的環境,期刊編輯要積極從文字工作者向綜合業務者轉變,從內容加工者向服務提供者轉變,從紙面工作者向信息處理者轉變,從傳統從業者向創新融合者轉變。編輯必須努力吸收全媒體時代的“新營養”,以時代為導向,以市場需求為指導,增進服務意識,積極探索期刊發展的內涵創新、方式創新和方法創新。積極探索媒體融合發展模式,在期刊的選題策劃、內容加工、營銷宣傳、交互溝通等環節,貫徹并落實創新精神,將創新意識與先進技術相結合,為期刊出版工作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綜上所述,全媒體時代的到來標志著我國媒體發展進入了新時期。當前背景下,期刊編輯是出版集團的重要工作人員,在公司層面,公司要站在全局高度為其創造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在個人層面,期刊編輯要著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二者都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隨著全媒體時代的不斷發展,期刊編輯應以成為復合型人才為發展目標,在堅持出版核心要義的基礎上,與行業革新保持同步,從而實現自我的轉型和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