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夏州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时间:2023-08-15 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有著極為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工作至關重要,直接關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并且,保護、傳承和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讓海內外人民領略到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進而助力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因此,臨夏州當地政府部門必須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及時制定相關政策措施,督促有關部門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避免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因受到環境影響而消亡,F進一步對臨夏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展開分析與探討。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一項系統復雜的文化工程,應當在進行合規挖掘、科學整理的前提下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工作的開展。甘肅臨夏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涉及多方面的內容,具體包括民族風俗、民間文學、工藝技術、節慶禮儀等。為了讓這些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傳承和弘揚,使公眾能夠切身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有效提升他們的文化素養,有關部門要認真做好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工作,根據當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確保區域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科學、安全的保護。 臨夏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現狀分析 利用非遺教育奠定感情基礎 近些年,甘肅臨夏州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實踐中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則,利用非遺項目優勢,建設了非遺保護傳承基地、原生態藝術團以及非遺場館等,讓人們能夠近距離欣賞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臨夏州有關部門還通過頒布相關扶持政策,調動社會力量建設非遺傳承教育學習基地。比如,臨夏州茶馬古市建立的臨夏花兒演藝館創新應用了“鄉村振興+文化旅游+企業經營”的發展模式,搭建了傳承花兒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平臺,不僅帶動了當地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塑造了鮮明特色的文旅品牌,還為社會培養輸送了一批批優秀的花兒人才,讓民間民俗文化得到了有力的傳承發展。早在2004年,甘肅臨夏州就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中國花兒之鄉”稱號,其中和政縣、康樂縣被分別命名為“中國花兒傳承基地”和“中國花兒保護基地”。利用這些非遺開展傳承教育,能夠大大提升人們的民族自豪感,促使他們始終堅守民族文化立場,并積極參與到民族文化傳承發展的事業中。除此之外,臨夏州當地各縣市還組織開展了“非遺進校園”教育活動,邀請非遺傳承人走進校園,與師生進行互動交流,向他們介紹非遺文化知識、展示傳統技藝等,促使他們能夠近距離領略非遺的獨特魅力,并主動學習、傳承臨夏州的民間優秀傳統文化。 利用非遺促進經濟增長 2018年,甘肅臨夏州被列入全國第一批“非遺+扶貧”重點支持地區,當地政府依托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立了非遺就業工坊,為當地居民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并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比如,臨夏州臨夏縣、積石山縣相繼建立了臨夏磚雕和保安族腰刀鍛制技藝兩個國家級非遺扶貧工坊,該非遺扶貧工坊的建立為當地貧困戶提供了就近就業的機會,切實幫助貧困戶解決了生活困難,并增加了貧困戶的家庭經濟收入。與此同時,臨夏州各縣市還基于對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建立了臨夏雕刻葫蘆、東鄉族刺繡工藝等9個省級非遺扶貧工坊,依托非遺就業工坊開展扶貧教育,吸收并培訓了超過4000個學員,讓他們得以在短時間內學習、掌握相應的非遺文化知識與技能,并利用這些知識技能實現經濟創收,推動地方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 科學探索非遺傳播新路徑 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甘肅臨夏州成立了大量非遺電商店鋪,經營項目內容主要包括葫蘆雕刻技藝、東鄉油炸食品制作技藝以及木雕、蛋雕技藝等,為市場消費者提供了優質的文化產品和服務,促進了非遺的有效傳播發展。2021年4月,“天才媽媽×東鄉繡娘”公益品牌亮相上海時裝周,舞臺上模特所穿的精美服裝是楊梅蘭等50余名來自甘肅省臨夏州東鄉族自治縣的繡娘用12個日夜,以“平繡”“剁繡”等獨特的針法繡制而成的。依托這種公益時裝秀活動與互聯網直播的形式,甘肅臨夏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東鄉刺繡充分展現在大眾面前,吸引了大量潛在消費者,成為甘肅臨夏州的知名品牌,并為當地家庭婦女提供了更多就近就業的機會。 臨夏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人才不足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實踐工作中,對相關人才的培養尤為重要。目前臨夏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缺乏足夠的專業人才,由此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該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而言,其各個環節的工作都離不開優秀人才或者專業團隊的支持,當相關從業者的業務能力或者素質不過關時,就會直接影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雖然近年來甘肅臨夏州政府有關部門越來越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但是在人才選拔與培養工作中還存在明顯的不足,相關人員缺乏豐富的工作經驗,并未全面深入地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科學、系統化的研究和學習,還缺乏積極掌握新技術與新方法的主動性,從而導致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水平難以持續提升。此外,由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難以在短時間內轉換為實際性的經濟效益,因此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人才培養方面還存在資金有限的問題,從而無法吸引大量的人才投身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中,這也是甘肅臨夏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人才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非遺數字化管理體系不夠完善 在如今數字化技術大力發展的背景下,臨夏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需要充分發揮出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價值,加強非遺數字化管理體系建設。但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有關領導與相關工作人員并未充分認識到將數字化技術融入非遺保護傳承工作中的重要性。當前臨夏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管理體系建設缺乏完善的數字化管理規章制度以及專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資源庫,導致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管理水平較低,數字化技術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還有一些管理人員仍然沿用傳統的管理模式,缺乏良好的實踐創新意識與能力,未能將本職工作與數字化建設緊密聯系起來,從而影響了臨夏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實際效果。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資金匱乏 與沿海發達城市相比,甘肅臨夏州的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政府財政困難,難以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工作中投入大量資金,導致各項基礎設施不夠完善,人才資源儲備不足。臨夏州一些鄉鎮地區更是因為經費短缺而無法順利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全面普查、建檔等保護工作,無法為該項工作配置專業的工作人員,多為安排一些兼職人員負責相關非遺資源的收集整理和存儲保護,由此導致非物質文化遺產整體保護成效大打折扣。除此之外,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臨夏州各鄉鎮地區的年輕人都選擇到經濟發達的城市務工,當地現有的非遺傳承人年齡越來越大,某些非遺找不到傳承人,進而會導致非遺失傳。有關部門沒有針對非遺傳承人制定健全的激勵措施,導致非遺保護組織機構難以招收到大量年輕的學員學習和傳承非遺。如果單單依賴老一輩手藝人對傳統民間文化的熱愛去傳承非遺,必然不利于臨夏州非遺的可持續發展。 臨夏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實踐改進措施 組建人才隊伍,提升工作人員綜合素質 在任何行業建設發展的過程中,人才都是保障行業穩定持續建設發展的重要動力,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也不例外。甘肅臨夏州當地政府要想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弘揚,避免非遺遭到破壞,就必須高度重視相關領域專業人才的培養教育工作,組建起一支整體素質較高的非遺保護傳承人才隊伍,不斷提升臨夏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質量。首先,臨夏州政府有關部門需要從市場上選拔出具有一定實踐工作經驗與高度責任心的專業人才,確保他們能夠履行好自身的崗位職責,嚴格按照相關規章制度開展工作,做好對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工作。其次,有關部門要定期組織全體工作人員參加非遺保護的專業培訓教育活動,不斷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與職業素養,促使他們能夠靈活運用好各項新技術來開展非遺保護傳承工作,全面提升臨夏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水平。除了要注重提高非遺保護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與職業素養外,還必須確保他們能夠掌握相關法律理論知識,有效提升他們的法律素養,這樣能夠保證他們合法合規地開展日常工作,避免出現違規違法的操作。最后,政府有關部門還需加強與高校、民間非遺機構的合作交流,科學指導其加強對非遺保護傳承人才的培養工作,鼓勵廣大學員積極學習、傳承當地傳統技藝,最終達到傳承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目的。當地高校要積極響應國家政府號召,通過設立非遺保護專業,為社會培養輸送具備一定專業能力與素養的人才。 科學規劃非遺數字化保護管理工作,構建非遺資源庫 在數字化時代,任何行業的建設發展都必須高度重視數字化技術的創新應用。為了全面提升臨夏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質量和效率,減輕相關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任務量,節省更多的人力、物力成本,當地政府有關部門需要加強對非遺數字化保護管理工作的科學規劃,合理引進并應用各項先進的數字化技術;诳茖W完善的規劃布置作業,指導各區域有關部門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工作的數字化建設,能夠切實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效果。有關部門需要安排專業技術人員根據非遺數字化保護管理工作的性質、內容與業務開展要求,合理構建非遺資源庫,將文字圖片信息轉換為電子數據,以新的方式呈現在大眾面前,同時便于相關工作人員隨時隨地調取、使用資源,以此為臨夏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創造有利條件。 加大非遺保護資金投入,拓寬資金渠道來源 在臨夏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實踐工作中,有關部門要科學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明確職責、形成合力、長遠規劃、分步實施、點面結合、講求實效”的總體要求,結合該項工作實際開展情況與業務開展需求,逐年適當加大相關專項經費的投入,確保臨夏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經費充足,重點非遺項目搶救經費能夠切實落到位。有關部門還應根據臨夏州非遺保護工作開展情況與需求每年安排非遺保護專項經費,將其納入財政預算體系中,并督促當地有關部門規劃利用好專項經費,優化改進非遺保護工作。除此之外,當地政府還要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可以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利用新媒體渠道加大對非遺項目的宣傳推廣力度,吸引更多社會民間資本參與到非遺項目的保護開發中,有效拓寬臨夏州非遺保護工作的資金來源渠道,為該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我國寶貴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豐富的精神文化價值,需要大力保護與傳承。因此,臨夏州政府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工作,一方面,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強對非遺保護人才的培養工作,適當加大資金投入,爭取組建一支優秀的專業人才隊伍,專門負責非遺項目的保護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要科學規劃非遺數字化保護管理工作,構建非遺資源庫,充分發揮新技術的價值,全面提升非遺保護工作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