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頁 >> 期刊中心 >>館藏建設 >> 聚焦數字時代 “玩轉”圖書館文獻資源
详细内容

聚焦數字時代 “玩轉”圖書館文獻資源

时间:2023-10-12     作者:汪潔【原创】

數字時代的到來賦予了圖書館文獻資源一定的跨界融合性、項目合作性、技術多樣性,能夠幫助圖書館不斷提升文獻服務水平,F闡釋圖書館文獻資源的數字化開發與利用的實際意義,分析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開發的基本方法,并從平臺建設、數字賦能、產業聯合三個角度提出圖書館文獻資源的數字化利用路徑。


當前,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大規模聚集與交換,形成了智慧化知識圖譜,賦能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這是圖書館轉型升級的必要措施。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開發利用有利于轉變以數據儲存為導向的文獻資源管理思維,突破傳統書籍、報刊資源的固有模式,將各領域的新型數據資源納入圖書館,并對其進行基于知識內容的精細加工處理,打造沉浸式圖書館文獻資源閱讀特色體驗活動。

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開發與利用的現實意義

建設新時代文化惠民精品工程

從知識資源生產角度來看,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開發與利用可以依托知識圖譜、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以跨界融合、技術賦能為基點,通過深度處理和知識提取,加強圖書館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推進“一區一品”特色文化建設,挖掘與整理文獻蘊含的優秀傳統文化、科學知識等,開展面向知識生產、發布、存儲、傳播和服務的開放合作,為推進圖書館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提供資源支撐。從公共服務供給角度來看,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開發與利用依托官方網站、新媒體平臺等,擴大公共服務“半徑”,為社會群眾提供均等化、高質量的傳統文化培訓、地域文化線上直播、優秀文化數字閱讀、現代文化生活圈等文化惠民活動服務,并按需實現社交和互動,推動圖書館文獻資源中的人文知識實現有機更新和大范圍覆蓋,讓社會群眾過足“文化癮”。

促進圖書館高質量發展

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開發與利用可以按照圖書館文獻資源基本信息(作者、年份、主題、類型等)進行數據化,形成目錄庫、全文庫、專題庫等數據庫;并在此基礎上,通過多主體協作,借助開放眾包技術吸納不同文獻,實現共建共享,對接開放科學行動框架,促使館藏資源與出版社資源、知識服務平臺資源、新媒體平臺資源同步更新,在圖書館資源建設活動中推動高校教師、學者、專家等主體開展文獻資源協同、互聯、交互等活動,繼而打破單館服務壁壘,突破圖書復本量的限制,滿足廣大用戶的信息需求。此外,以各地區各部門文獻資源邏輯關聯、快速鏈接、高效檢索為基礎,將圖書館與文旅文創、短視頻創作、教育研學、科研探索、文化建設等相結合,在使圖書資源“活”起來的同時,促進圖書館文獻資源的智能化加工、體系化開發和產業化利用,不斷完善圖書館業態。

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開發的基本方法

堅持標準原則,統一數字資源整合規范與標準

現階段,標準化數據庫是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開發的重點。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開發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但是由于不同圖書館收集、存儲、搜索數據的標準不同,且欠缺統一的跨平臺接口,因此阻礙了不同圖書館主體在文獻資源方面的共建共享,影響了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價值挖掘與二次利用,使得圖書館文獻資源系統只能提供一些簡單的檢索和閱讀服務。因此,圖書館必須打造規范化的圖書館文獻數字資源庫,提高圖書館文獻資源對象的可重用性、結構性和規范性。一般圖書館文獻資源標準化數據庫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規范收集指標。其中,包括系統連接、數據交互、數據信息的傳輸管理、信息傳遞的邏輯約束、信息傳遞的監控、數據交換的維護和異常處理等都要遵循的一系列規范。二是規范存儲指標。開展圖書館文獻資源數據標準分類規劃,建立統一文獻資源存儲數據定義標準。三是規范搜索指標。深入了解搜索作用機理,結合圖書館文獻資源數據管理需求和機制,針對圖書館文獻資源的作者、單位、時間、主題詞、屬性、類型等特性,制定異構體系執行標準,以便快速匹配到相應的數據標準。

堅持特色化原則,突出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個性化

近日,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等6家單位在線召開古籍數字資源聯合發布會,其中,云南省圖書館此次發布資源包括云南方志,如省志、山水志、專志;地方文獻如《紀古滇說集》《滇小記》等。中山大學圖書館發布的資源收錄了不少清末民初以來出土與鐫刻的碑碣、墓志,以及大量江浙、廣東地方石刻。因此,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開發要突出文獻資源的特色,滿足受眾的個性化需求,構建特色文化資源數據庫。首先,依托現有資源和平臺,結合圖書館的文化特色和資源優勢,運用信息技術對圖書館的傳統文獻、口述史料、影音史料等進行存儲、查詢、共享,并在此基礎上通過行業交流或專題開發對其進行有效整理、深度挖掘與科學使用,繼而對文獻資源進行持續積累和有針對性的開發。其次,著眼于新型智庫建設,以創造文化品牌為起點,借助人工智能輔助決策、文本挖掘、自然語言處理、關聯數據等數字技術,引入數字資源深加工模式。應用深度標引、知識圖譜、遺傳算法、神經網絡、元數據提取、輔助檢索、全文識別等數字化功能,掛接聯機字典、年代轉換、批注等工具,從海量圖書館文獻資源中發現不同文獻間的潛在聯系,并從多個維度進行分析,挖掘出有價值的數據關系;開展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加工和多元應用活動,以數字技術與工具,如超文本、資料視覺化、統計學、文本探勘、數位制圖等,開展宏觀分析和微觀比較等工作,對圖書館文獻資源進行有效的“二次開發”,以生成新的知識和思想,進一步提高圖書館特色資源開發的廣度與深度,深度呈現文獻資源的利用價值。

堅持共建共享原則,提高圖書館文獻資源的供給質量

圖書館文獻資源共建共享網絡體系的建立是圖書館資源形成互補優勢、豐富數字閱讀產品供給的重要措施,也是實現“雙創”發展和滿足受眾海量信息閱讀需求的必然要求。多主體價值共創形式則是圖書館文獻資源共建共享網絡體系的底層邏輯,即“孵化—增值—產出”,通過采用多元主體合作方式,推動各主體組成文獻資源共創體,為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價值創造奠定基礎。一方面,博采各家數據庫的優點,主動與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維普智立方、喜馬拉雅、抗戰文獻數據平臺、地方特色科技文獻共享平臺等主體建立合作關系,采用遠程訪問、區域授權等方式加大對普適性商業數字資源的購買力度,開展長期有效的資源交互,避免各類文獻資源重復建設;同時,積極探索商購資源聯合談判等共建方式,不斷拓寬圖書館文獻資源獲取渠道,促進各主體在文化、歷史、科技、文學等資源方面的交流。另一方面,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通過建設統一的共享書目庫、文獻資源共享與獲取服務門戶,共建共享公共圖書館平臺和文獻信息交流與共享平臺,實施聯合數字圖書館項目等方式,與地方高校、檔案館、兄弟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等其他主體開展文獻資源合作,探索構建包括紙質資源、自建和共建特色數據庫等形式在內的共建共享模式,擴大文獻資源共享范圍,提高文獻資源服務效能,提升文獻資源應用層次,形成多主體并存的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格局,讓優質文獻資源在圖書館間共享流通。

堅持創新原則,建立多元立體的文獻資源體系

在數字經濟時代背景下,圖書館文獻資源的開發離不開創意。隨著數字文化的發展,新應用、新體驗、新消費不斷涌現,為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開發提供了新方向。在人工智能、數字影像、虛擬現實等數字技術的加持下,圖書館文獻資源可以擺脫以往文字呈現的固定方式,轉化為數字形態。圖書館文獻資源的數字化開發要借助數字技術和產品載體,盤活圖書館文獻資源,將圖書館文獻資源的深度內涵進行具象化落地。具體而言,首先,要堅持互動式開發,在尊重和理解原始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基礎上,利用數字技術促使圖書館文獻資源以游戲化互動、AR收集、推理解謎、戲劇演繹等不同形式呈現出來;其次,要堅持具象化開發,在數字化展品呈現上下功夫,以新興科技改進圖書文獻資源的展陳方式,使其成為具有情感和生命的存在。借助數字化手段,以“文獻+科技”的跨界融合對圖書館文獻資源進行立體重構和場景再現,再現圖書館文獻資源中的生活圖景與精神世界;并通過視頻動畫、聲光表演、智慧融合、動感交互等為圖書館文獻資源開發數字人形象、網絡電影、短視頻、沉浸式數字劇場等數字新空間,打造“永不落幕”的展覽。

圖書館文獻資源的數字化利用路徑

讓平臺建設為圖書館文獻資源提質

《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我國數字閱讀用戶已經達到5.3億。在數字化時代背景下,數字閱讀憑借多元內容題材格局、沉浸式體驗、交互學習、“一屏萬卷”、在線閱讀等優勢,已然成為圖書館受眾閱讀的主流形式之一。圖書館數字化文獻資源要想更加便捷、高效、有趣,就需要依靠自身文獻資源內容優勢,以電子閱讀和有聲閱讀為發展方向,持續探索新型服務模式,運用AIGC等先進技術,推出“元宇宙全民閱讀”“視頻講書”“有聲閱讀”“閱讀數字人”“悅讀小程序”等產品,突破數字出版產品場景的限制,讓圖書館文獻資源受眾與各類知識進行交互,進一步激活圖書館文獻資源。此外,圖書館還要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優勢,改變自上而下的傳統管理方式,及時捕捉和研判熱點,對資源、用戶行為、服務數據進行動態采集與智能挖掘,開展分眾式文獻資源供給服務,提供個性化推薦服務,進而有針對性地為用戶提供相關書籍資源,降低受眾的數字閱讀難度,使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讓數字技術為圖書館文獻資源護航

在科技賦能的背景下,智慧服務為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建設帶來了新的機遇,有利于實現圖書館文獻資源、新一代數字技術、新時代讀者閱讀現實需求的深度對接融合聚變。一要加快空間、場館、服務的數字化轉型,利用智慧手段推出更加生動、規;臄底只瘓D書館文獻資源應用場景,如數字圖書館服務網絡、智慧書房、智能立體書庫、多維知識服務平臺、智能化服務系統、數字圖書館智慧管理系統等,推進圖書館文獻資源公共服務均等化,不斷縮小城鄉之間的數字鴻溝。構筑全流程、高質量、可持續、廣覆蓋的知識服務體系,開通“一網通辦”、AR繪本、AI朗讀等功能,讓圖書館受眾通過線下空間、App、小程序、微信公眾號、官方網站等渠道,隨時隨地遠程查看、全文檢索、收看講座、參與培訓、參觀展覽,以便更好地適應數字時代社會公眾智慧化生活、學習要求。二要推進智慧管理,提高各類設備的智慧化程度,如無感借還、智能機器人、智能座席、VR閱讀艙,提供自動化借還書、自助查詢、在線查詢、在線借閱等服務,營造動態交互、互聯互通、沉浸體驗的閱讀學習和知識交流環境,提高沉浸式閱讀設計水平。比如,歐洲數字圖書館網站歡迎用戶以創新的方式開發該館的各類資源,如支持教師制作課件、開發商用開源工具開發游戲、文化愛好者制作動畫或講故事等。

讓文化產業為圖書館文獻資源賦能

隨著產業提質升級,圖書館文化產業規模穩步增長,圖書館文獻資源在跨界發展方面有著更為廣闊的空間,在激活文化資源、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等方面面臨著更多機遇。這意味著圖書館文獻資源在享受數字閱讀帶來的好處的同時,也在積極創造關聯數據的利用環境,發揮自身知識信息服務中介功能,加強圖書館與文獻資源上下游環節相關企業的聯合。其中,上游包括各類出版社、館配商、學校、文旅部門等,中游包括數字閱讀App、網站、平臺、數字技術服務提供商等,下游包括由App、網站平臺、社會化生產者、支付渠道等構成的服務支撐體系。它們在數字學術出版、線上演播、數字藝術、在線聽書服務、文旅文創融合發展、產學研結合、知識社區運營等方面做出了貢獻,培育了新型文化業態。

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開發與利用,有助于建設新時代文化惠民精品工程,促進圖書館的高質量發展。圖書館文獻資源數字化開發的基本方法具體包括堅持標準化原則,統一數字資源整合規范與標準;堅持特色化原則,突出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個性化;堅持共建共享原則,提高圖書館文獻資源的供給質量;堅持創新原則,建立多元立體的文獻資源體系。因此,通過平臺建設、數字賦能、產業聯合三種方式,可以推進圖書館文獻資源的數字化利用。

站群導航
版權所有:《文化產業》雜志社    糾錯電話:0351-4120998 郵 編:03000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澤區柳巷南路云路街2號  投稿郵箱:whcytg@163.com

晉ICP備2021019266號-1 | 國內統一刊號 CN 14-1347/G2 | 國際標準刊號 ISSN 1674-3520

廣告經營許可證號 1400004000083 | 郵發代號 22-415 |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12377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

www.aimei99.com copyright 2017-2025

技术支持: 蒼鼎天下 | 管理登录
分享按鈕 seo seo
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试看_4444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_精品天堂无码久久亚洲欧洲_国产欧美精品Va在线观看